今天行程滿檔,早上要先自行開車去米佛峽灣的登船碼頭,開車時間約兩個小時,若再加上走走停停拍照及上廁所的時間,兩個小時可能到不了;我們是報名十二點半開船的行程,20分鐘前要報到,因此十點前出發是必要的。

Te Anau到米佛峽灣的Milford Sound Hwy全長120公里,有紐西蘭最美公路的美稱。昨天好心的motel老闆給了我一張94號公路沿線的地圖,這張地圖超好用,不但提醒遊客要先加滿油再上路(因為整條94號公路上沒有任何加油站),還標示出沿途的景點,並附上簡短介紹。Motel老闆不但叮嚀我要早點出發,還考量到我們帶了兩個小孩,於是在地圖上圈了幾個適合我們停下車去探訪的景點,甚至連上廁所的景點,他也都幫我標出來了。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可惜一早天空就下著小雨,感覺又濕又冷,一路上雖然風光超美,但除非想上廁所,否則我們都不想下車,那種冷跟台灣的濕冷一樣,很凍,加上沿途又穿過好幾座森林,在森林的加持之下,感覺更寒冷了。根據車上的溫度計顯示,最冷的時候有到攝氏七度。

印象比較深刻的是,在我們經過一片冰河谷大草原(Eglinton valley)時,前方有台遊覽車停下來,接著一堆人下車拍照,我仔細觀察了一下,原來是一團韓國人。看到韓國人在拍照,我們當然不想輸他們,所以我們也下車拍,而且拍比他們久。

冰河移動造成的U型峽谷

沿途經過的瀑布和溪谷

 

接下來經過著名景點-The Mirror Lake,顧名思義就是這個湖就像一面鏡子一樣。然而此時雨又下大了,加上又看到那團韓國人撐著傘下車,這次我們就不打算跟進了。一來,我們不想相片裡面的鏡湖都是韓國人的身影;二來,下雨天湖面怎麼可能有倒影?只會有蓮漪吧。所以我們就不陪他們玩了,決定回程再去鏡湖。

昨天MOTEL老闆跟我建議的景點,第一個就是鏡湖,接下來則是快要到碼頭時,有一個叫The Chasm的地方,但當我們車子開到這裡時,時間已經有點緊迫了,所以也是決定回程再說。

沿途風光,天空怎麼那麼藍?

就在快要抵達碼頭時,我們來到一個隧道(Homer Tunnel),它只有單向通車,每次通行的時間是20分鐘。我們在隧道口等待時,赫然發現路邊有一大塊冰塊,應該是沒融化的雪造成的吧?真的超大一塊,好神奇。

Motel老闆還教我,停車場離碼頭有五到十分鐘路程,因為小孩走路比較慢,他建議可以請爸爸先載我和小孩過去,然後他再去停車,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。這招對我們真的有用,因為我下了車先去報到,再帶小孩去上廁所,爸爸剛好也走過來,登船時間也到了。

媽媽去報到

準備搭船了,天氣超好!

原本我們還耽心沒事先買好午餐,上船之後會餓肚子,事後證明我們多心了,因為船上有賣餐盒,而且還供應免費的咖啡、紅茶以及熱可可。因為天氣冷,所以大家一上船就趕緊去倒一杯熱飲來喝,這一船幾乎都是白人,而且八成以上是老先生老太太,另外有一家印度人,及一對也是台灣來的年輕夫妻。

忘了提,在我們快到達碼頭時,雨突然就停了,我們上船之後,太陽也露臉了。非常幸運!

米佛峽灣,是位於紐西蘭南島的西南部峽灣國家公園內的一處冰河地形,屬於世界遺產的一部分。峽灣形成是由於冰川侵蝕河谷所致,冰川由高山向下滑時,不僅從河谷流入,還將山壁磨蝕,成為峽谷。當這些接近海岸的峽谷被海水倒灌時,便形成峽灣。

峽灣的美我就不多加贅述,相片就是最好的說明。當船還在灣裡面行駛時,幾乎無風無浪,非常的平穩,但開始接近出海口時,風就大到快把人給吹歪了。除了看峽灣的風光,船長也會把船開到有海豹棲息的地方,讓我們見識一下野生的海豹;另外,還會開到山壁邊看瀑布,其中有一個規模比較大的瀑布,船長還故意靠得很近很近,讓大家淋浴一下,非常剌激。

有海豹

來個瀑布shower

接近出海口了,風變得好強

看我的頭髮就知道風有多強

再過去就是海了

同船的印度小女生,五歲

行程約兩個半小時結束,這對我們來說剛剛好。峽灣的行程百百款,有走步道過來的,也有在船上過夜的,之前我也曾考慮在船上過夜,據說一大清早起來在船上看峽灣,景色美到不行。後來放棄是因為小孩不會想在船上看風景看那麼久,而且過夜行程會讓遊客下水遊泳或划獨木舟,游泳太冷,划獨木舟太累,所以一點也不適合我們。

我們剛剛搭這一艘船,bye-bye

中間那艘是motel老闆建議我們搭的,右邊那艘大船是團體客搭的

原本一直耽心會跟那團韓國人同船,幸好沒有,團體客好像都搭容量較大的船,費用也比較便宜,船隻行駅的路線也不太相同。我們也有注意一下motel老闆介紹的船公司,發現他好像沒騙我們,那家公司的船更小一些,所以吃水比較淺,可以深入一些較小的灣,應該也可以更看清楚海豹。

峽灣行程三點結束,螢火蟲洞行程則是晚上七點開始,我們的時間還算充裕。回程第一個景點先來到The Chasm,先走一段小小的森林步道,接著會來到一條小河,主要是要看石頭被水流沖刷後所形成的特殊形狀及小瀑布,來回只需花20分鐘。

The Chasm

接下來沿途還有很多步道,不過我們都沒時間走了。當車子來到鏡湖時,風很強很冷,心想不妙,因為湖面有波紋的話就看不到倒影了,果不其然,鏡湖那塊最著名的倒著寫Mirror Lakes的牌子(這樣倒映在湖面上剛好可以看到正常的Mirror Lakes)根本看不到任何倒影,而且湖面比我們原先想的要來的小,是一個超迷你的湖,我們僅僅花了五分鐘就結束這個景點了。

由於花費的時間比預期要少很多,於是我們臨時又多停留了一個點-Lake Mistletoe,這也是一個小小的湖,不過比鏡湖大很多啦,旁邊有一條很棒的森林步道,簡介上寫來回45分鐘,我們有下去走約半小時,這是今天走的唯一一條步道。

大家都晒黑了

回到Te Anau也六點了,晚餐只能買take away,本想去買一家網路上推薦的鹿肉派,可惜它只開到下午三點,只好轉去超市買三明治,簡單打發。巧的是,我們在碼頭準備登船時,又遇到了白天跟我們搭同一艘船的台灣夫妻,他們今天的行程安排跟我們完全相同。

搭船去螢火蟲洞

Te Anau螢火蟲岩洞位於Te Anau湖的西岸,我們必須先從鎮中心搭船到湖的對岸,以下是我在遊客中心拿到的簡介:

螢火蟲洞位於Te Anau湖西岸,是6.7M長的四層石灰岩迷宮的一部份,整個岩洞被稱為奧羅拉岩洞(Aurora Caves)。

岩洞大約是12000年前形成的,在地質學上屬於年輕溶洞,但構成岩洞的石灰岩很古老,已有3500萬年的歷史。與許多乾燥岩洞不同的是,Te Anau螢火蟲岩洞的體積還在不斷擴大,岩洞內流淌的溪呈弱酸性,不斷溶解岩石,形成洞道。弱酸性是岩洞上面的腐植質所含的二氧化碳形成的。

由於Te Anau岩洞很年輕,裡面有水流,現在開始形成鐘乳石和石筍,在奧羅拉岩洞上層更古老的乾燥溶洞裡,洞穴堆積物很多。

就像簡介上寫的,岩洞裡面都是溪水,而且水量非常之大,甚至有小瀑布,水流沖激的聲音都快大過導遊的介紹了。在漆黑的岩洞步道中走了一小段之後,我們在步道盡頭登上小船,滑過翻滾的溪水,開始進入黑暗寂靜的螢火蟲岩洞。

螢火蟲洞的地道長這樣(入口在右邊):

紐西蘭螢火蟲(titiwae)和台灣的螢火蟲不同,有人說牠其實就是一種蚊子的幼蟲,牠是採用從岩壁上垂下來的多達70根20-15mm長的黏絲捕捉獵物。螢火蟲發出的亮光將昆蟲吸引到這些黏絲上脫不了身,黏絲上的化學物質麻痺昆蟲。當螢火蟲感覺到黏絲震動時,迅速抓住和殺死獵物,吸食獵物體內的汁液。螢火蟲的亮光是排泄物發出的,在尾巴附近的小管內,螢光素酶和其他化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,產生藍綠光。螢火蟲越飢餓,它發出的光越亮!

螢火蟲喜歡潮濕,所以洞裡的環境很適合牠們,牠們怕聲音,所以我們完全不能出聲;牠們怕光,所以禁止拍照。

實際看到螢火蟲,感覺它很像鑲在牆壁上的LED燈,洞裡伸手不見五指,我們坐在小船上,靜靜地欣賞這難得一見的景像,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。

在螢火蟲洞的遊客中心外面,我看到一則很有趣的故事:Te Anau湖是紐西蘭的第二大湖,根據毛利人的傳說,這個大湖是起因於一位對丈夫不忠的妻子。毛利人酋長發現了一處聖泉,他吩咐妻子不要告訴任何人。但在他出門旅行時,她把這個秘密告訴了自己的情人。當她的情人的臉龐倒映在水面時,激流噴湧而出,淹没了村莊,形成了Lake Te Anau。

因為洞裡不能拍照,所以只有這張簡介,最左邊的小圖就是螢火蟲的盧山真面目:

在船上拍的湖景,八點多了天還沒黑:

今天一口氣玩了兩個行程,感覺很充實,在紐西蘭當地買的行程雖然都不便宜,但品質都很不錯,不會花了錢卻當冤大頭。回到motel,已經晚上九點多了,把昨天剩下的牛排煎一煎,煮點麵,稍微彌補一下今天午、晚餐的空虛。

Asure Amber Court Motel: http://www.ambercourtteanau.co.nz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miko 的頭像
    kimiko

    愛餵一家的旅遊記錄

    kim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