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艾比湖後,天色尚早,還有時間可以去造訪距離約30公里外小鎮─Mittenwald。原本我是把Mittenwald當作天候狀況不佳,不能上楚格峰時的備案,沒想到楚格峰、艾比湖都玩完了,還有時間可以到小鎮上走走。

Mittenwald在德文是森林正中央的意思,同樣是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之路的一個小鎮,以製造小提琴等弦樂器而聞名,有千琴之鄉的美譽。

順利找到停車位,9:00-18:00一小時免費停車。

IMG_5128.JPG

和阿爾卑斯山道路上的許多小鎮一樣,Mittenwald也是以濕壁畫聞名,雖然名氣比不上我們前天才造訪的Oberammergau,小鎮的規模也小了一些,但Mittenwald濕壁畫的美麗也不遑多讓,在小鎮上漫步,就好像置身在一個露天的美術館。 

IMG_5129.JPG

Mittenwald小鎮的規模不大,一個小時的免費停車時間絕對足夠走完一圈,鎮中心最熱鬧的奧伯市集(Obermarkt)大街,有一條清澈的小水道貫穿其中。不知是否因為今天是週日,絕大多數的商家都休息,小鎮顯得特別安靜,即使在奧伯市集,也僅在一些餐廳的露天座位,看到客人悠哉地坐著喝酒聊天,是唯一比較有「人氣」的地方。

IMG_5130.JPG

IMG_5135.JPG

雖然大部份商家都休息,但對歐洲人來說,禮拜天不僅是休息的日子,也是舉辦活動的日子,我們剛好碰巧遇上樂隊在奧柏大街上演奏,雖然不清楚是什麼活動?但感染一下歡樂的氣氛也不錯,其中一位團圓還主動上前找哥哥合照。

IMG_5136.JPG

IMG_5131.JPG

這座牆面上畫滿宗教濕壁畫的美麗教堂,就是鎮上的「聖彼得與聖保羅天主教堂」(Pfarrkirche St. Peter und Paul)。

IMG_5134.JPG

門口站了許多穿著傳統服飾的鎮民,教堂內似乎有活動,我們不是教徒,進去什麼都不懂也是尷尬,所以在外面看看就好。

IMG_5149.JPG

 

教堂的巴洛克尖塔前方,是Mittenwald製琴師之祖「Matthias Klotz」的雕像。這是為記念當時的魯特琴和小提琴製琴家 ─ Matthias Klotz將小提琴的製作技巧傳至Mittenwald。

IMG_5150.JPG

IMG_5151.JPG

 

繞到教堂的後方看看,也是美麗的濕壁畫民宅。

IMG_5160.JPG    

這棟橘紅色的大房子,就位在教堂的後方,是鎮上的小提琴博物館Geigenbaumuseum,展示了許多年代久遠的小提琴收藏以及製琴工具。Mittenwald除了著名的民宅濕壁畫,也是有名的小提琴製造地,自古以來就是小提琴的製造重鎮,也因此Mittenwald也被稱做是「小提琴的故鄉」。據說莫札特的小提琴就是出自Mittenwald。

我們到訪的時間已經過了小提琴博物館的開放時間,是說如果有開放,我們應該也不會進去,對小提琴外行的我們,花門票錢進去參觀也只是看看熱鬧,還不如在外面多看看美麗的濕壁畫。不過還是有人對小提琴博物館很有興趣的,因為我當場就看到有說中文的遊客(不曉得哪裡來的?)非常懊惱,還說明天要再特地開車過來,非進去參觀不可! 

IMG_5152.JPG

IMG_5154.JPG

IMG_5162.JPG IMG_5163.JPG  

小提琴博物館前方廣場有一個德南常見的木製水池。

IMG_5153.JPG  

廣場周圍的房子,看起來年代久遠,每間屋子的外牆仿拂是一塊大畫布,填滿了栩栩如生的壁畫。據說Mittenwald因位在德、奧邊境,所以大戰時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,小鎮的建築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。

IMG_5156.JPG IMG_5157.JPG IMG_5158.JPG   

IMG_5164.JPG  

被阿爾卑斯山包圍的小鎮

IMG_5138.JPG

繼續在鎮上隨意走走,這裡有一小區的綠地和親水區,清澈又冰涼,只要是小孩都會被吸引過去玩水。

IMG_5143.JPG  IMG_5145.JPG 

IMG_5144.JPG

IMG_5140.JPG

IMG_5142.JPG

回想我們剛到德國時,在德、法邊境經常看到的是童話故事般的木條屋;在黑森林地區看到的是屋頂很斜,斜到快到碰地板的木屋;這兩天在阿爾卑斯山間,則飽覽了美麗的濕壁畫小鎮。隨著行程不斷地向前推演,我們的所見所聞愈加豐富,視野也更開闊了。

要去取車前,看到了這一家冰淇淋店,回想起在奧柏拉馬高吃到的好吃冰淇淋,忍不住又停下來吃個冰再走。

IMG_5165.JPG   

  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miko 的頭像
    kimiko

    愛餵一家的旅遊記錄

    kim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