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立停車場夜間停車時間是到早上八點,之後便轉換成以小時計費,也就是說八點前要再回去投幣,因為心裡一直掛念著這件事,所以七點多我就醒了。起床後梳洗一番又東摸西摸,後來是請爸爸去投幣的,隔了很久都沒見他回來,正覺得奇怪時,爸爸慌慌張張地進來,說:「我們的車子差點被拖吊,現在要罰200紐幣。」我當時一陣錯愕,因為萬萬沒想到他們真的這麼準時去查車,而且重點是昨天付了Ian 500元以後,我身上只剩一些小鈔了,我們把身上的錢全掏出來,果然湊不到200元。爸爸說拖吊人員還在等他去付罰款,他剛剛就是在樓下想跟飯店換錢,不過飯店沒這項服務,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打電話用信用卡付款,但他怕有什麼重點沒聽清楚,要我跟他去一趟停車場。

火速趕到停車場,車子已經被架在拖吊車上了,我們表示沒有足夠的現金,拖吊人員卻在此時說我們需付150紐幣,湊一湊我們剛好有,付了罰款之後車子就被放下來了。這張150紐幣的收據,我們可以放在擋風玻璃前,今天的停車費就不用再付了。這時心裡想的是,早知道就停飯店的地下停車場,停三晚也不過75紐幣。

一早就被震憾教育,加上湊罰款的狼狽,以及昨晚在市區開車繞來繞去找不到車位的窘境,爸爸說今天不想再開車了,今天就到奧克蘭市區裡的重要景點走一走吧。看了一下旅遊書,市區內比較引起我們興趣的主要景點有:奧克蘭博物館(Auckalnd Museum)、奧克蘭領地(Auckland Domain)、以及帕尼爾玫瑰花園(Parnell Rose Garden)。

首先我們來到天空之塔(Sky Tower),這是奧克蘭的地標,高度達328m,也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築物,搞不清楚方位時,只要抬頭看看天空之塔,就可以大略知道自己身在何方。天空之塔上面有餐廳、飯店,也可以付費上去瞭望台看風景,也有高空彈跳,但這些我們都沒去,只在一樓參觀一下,然後找到裡面的銀行,趕緊拿出旅行支票換成紐幣現金,身上沒錢的感覺很不踏實。

天空之塔內部大廳

接著我們便朝著奧克蘭博物館前進,奧克蘭是紐西蘭最大的都市,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,不過我有注意到,街上看到的大部份都是亞洲人,可能因為市區裡有奧克蘭大學,所以年輕的亞洲人特別多,白人反而在這裡算是「少數民族」了。此外,奧克蘭因為古代頻繁的火山活動,市內還有許多火山遺跡,所以地形高低起伏,斜坡甚多,使得今天沒開車的我們,著實吃了不少苦頭。

途中經過一座毛利集會所

奧克蘭博物館是紐西蘭規模最大的博物館,一共三層樓,一樓展出毛利人及玻里尼西亞的木雕工藝品及武器等,現場有一比一的毛利建築,我覺得他們的雕刻工藝真的不是蓋的。二樓則展出一些鳥類的標本,以及紐西蘭的歷史,另外還有專為兒童設計的展覽館,小孩可以隨意地動手觸摸及翻閱。三樓的部份則是關於一些戰爭的歷史,我們沒太多興趣,而且博物館好大,走得腳好痠,所以就沒上去了。午餐就在博物館內簡單用餐,打算等一下出館後再找別的餐廳坐下來吃,雖然只是簡單吃吃,也要花25塊紐幣。

已經絕種的奇異鳥

走出博物館,我們來到帕尼爾路,書上寫著「這裡有許多現代化建築與摩登色調的商店,一路上精品、雜貨店、餐廳、咖啡館雲集,成為觀光客最愛的血拼天堂,終日人聲鼎沸」。本來我們想在這裡找間餐廳好好坐下來歇歇腳,但是沿路上只看到高級住宅區,根本沒有看到什麼餐廳、商店,整條帕尼爾路很長,而且上上下下的,有一種走不完的感覺,這時候又會想,有車真好。

帕尼爾路上的房子

進入秋天了

照著地圖的指示,我們終於找到帕尼爾玫瑰花園,這時候我們早就走到腿痠腳麻了,再漂亮的玫瑰花也無法引起我們太多的興趣,更何況這段時間以來,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美麗的花園了。我們應付似地拍了一些照片,然後找棵大樹底下的位置休息,我和爸爸早就累癱了,但昕融和昕庭坐沒一會兒就開始在草皮上奔跑,真是精力旺盛。

去找張椅子坐坐吧

我和爸爸討論著待會兒要怎麼回旅館,他提議招一台計程車回去,可是一路走來我們都沒看到什麼計程車;我說路旁有很多公車站牌,公車很方便,不過被他否決。結果我們邊走邊瞧,在這兒走路可不像在南島,是走森林步道,這裡是走在大馬路邊,還有高高低低的上坡下坡,一點都沒有輕鬆愉快的感覺,看來今天沒開車出門是錯誤的決定。

就這樣我們一方面看地圖,一方面朝著地標「天空之塔」的方向前進,終於走到了皇后街,此時一家人早已飢腸轆轆,我們來到了早上經過的一個地下美食街,這裡賣的都是亞洲小吃,來紐西蘭也快一個月了,西式食物早就吃膩了,加上奧克蘭的亞洲人口眾多,米飯類的選擇不少,有的店甚至可以用中文點餐。這裡的小吃雖然不能跟台灣比,價錢也高出許多,但是我們還是吃得很高興。

吃飽之後也比較有力氣慢慢晃回飯店了,途中我們經過一家書上有介紹的三姊妹紀念品店,是台灣人開的,除了賣紀念品,還有一堆留學生的代辦業務,例如保險、考題、手機等,很會做生意。隔壁還有一家賣冷飲和豆花的,老闆也是台灣人,爸爸嘴饞想喝一杯珍珠奶茶,一杯竟要價5塊紐幣,付錢時老闆自己就先問我們:「很貴厚?」爸爸笑著回他:「我們習慣了。」

回飯店路上,我們經過一家賣飯糰的店,門口的飯糰相片看起來很美味,小孩說很想吃,玩到這裡,他們已經變得很愛吃飯了。飯糰店的老闆娘跟我們閒聊了一下,她說她是台南人,移民在這裡十幾年了,小孩都在這兒出生的,她對我們帶兩個小孩來玩一個月佩服不已。言談之中,發現她好像很滿意在紐西蘭的生活,因為她還問我們有沒有考慮移民?這個飯糰也是很貴,一個要六塊紐幣,不過小孩說超好吃。

回到飯店後,大家都累癱了,好像只有我還有體力,因為我想再去逛一次超市,爸爸本來說什麼都不願意再開車上街的,但因為飯店樓下的韓國超市真的沒什麼好買的,加上他也想再吃一次自己煎的牛排,終於還是勉為其難地開了車到大賣場去。這應該是我們在紐西蘭最後一次逛超市了,香料啦、蜂蜜啦,想買的都要趁這次好好買一買。晚餐除了牛排,我們還買了鮭魚排,鮭魚雖然新鮮好吃,但煎鮭魚的過程,房間的味道會比較重,所以比較不合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m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